贵州快三网上投注 www.928hm.cn 黄帝像
一,点评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为黄帝造型画像,为了让世人一睹其风采。然而,黄帝像谁?谁像黄帝呢?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存世的任何一种黄帝像都是有缺憾的,因为任何具象都无法再现他的光辉形象,都无法承载他伟大的历史内涵。
一),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石刻的黄帝像
武梁祠是东汉末期嘉祥县武氏家族祠堂与墓室里镶嵌、摆放的石构建筑与装饰,共四十多块汉画像石。
画像石多采用“平面浅浮雕”手法制像。
画像石其题材内容为三类,即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类、历史人物类、神话故事及奇禽异兽类。
历史人物类三皇五帝像一栏共刻画了11位人物,即伏羲、女娲、神农、祝融、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与夏桀。
画像石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
其一,画面大胆、夸张、富有想象。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古往今来、东西南北、天上人间的人物都共同和谐相处一室、一石。
其二,运动感强烈。武梁祠画像从人物的姿态上做文章,强调人与物的活动姿势与速度,以使生动活泼,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武梁祠黄帝像:
头戴天子冠冕,身着褒衣博带,右手抬至腰部,左手上扬,双脚向前迈进,侧身回望。左边隔栏题榜曰:“黄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宫宅”。
诠释:
褒衣博带,汉家风尚。天子冠冕,礼仪相当。双手高扬,有为之相。
多所改作,立宅垂裳?;饭俗笥?,共主共王。前参后参,心系四方。
不私一物,德配天壤。披山通道,宁居未尝。两足迈进,大业永昌。
端恭危坐,非彼模样。肇造吾华,人神共仰?;寄炎?,日月同光。
然而,可惜武梁祠黄帝像是为庙堂供奉而作,并非露天生动之像;供人朝拜祭祀价值足而教育、认识、审美价值较为缺乏;把黄帝具象化,具象化为汉代的一位皇帝。并且五帝像有程式化、雷同化倾向?!锻及嫠得鳌罚骸暗垡⒌淖颂突频鄄畈欢?,帝舜的姿势和帝尧基本相同”、“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均头戴旒冕”。
二),当代人所设计雕塑的黄帝像。
目前大陆所能看到的且较有影响的黄帝塑像多达十余处,如河北省涿鹿县三祖堂里的黄帝像、河北省涿鹿县政务广场的“三祖像”(炎帝、黄帝、蚩尤)、河南省新郑市人民路的黄帝像、河南省新郑市炎黄广场的黄帝像、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拜祖广场上的黄帝像、河南省黄河游览区的炎黄二帝像、浙江省缙云县的黄帝像、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轩辕殿里的黄帝像。
除过陕西黄陵县黄帝庙、轩辕殿里的黄帝像是以山东武梁祠东汉时期黄帝像为蓝本进行设计外,其余多为当代人原创。
当代人原创的黄帝像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环境不同、衣着不同、相貌不同、大小不同、姿态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将黄帝具象化并都“不像黄帝”!
为什么同一个黄帝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面孔与形象呢?不是千人一面,而是一人一面呢?为什么塑像下面非写“黄帝像”三字不可呢?
因为那些黄帝像既不像黄帝本人,也不是广大中华儿女心目中的黄帝,它们只是当代雕塑家们“研发”出来的东西,既缺乏一定历史依据与客观标准,又不反映炎黄子孙对祖先的群体心理认同。
这些雕塑设计家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没能把握住远古时期的时代特征,对黄帝的“人格”尤其“神格”缺乏认识,把黄帝具象化,具象化为一个特定的、具体的人物。
殊不知黄帝是远古时期,生活在一个广大区域里,历经了一个漫长时代的人们其群体形象的化身;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始祖,他身上寄托着伟大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与信仰,他是孕育蕴藏万物的巍巍昆仑,而那些具象化了的黄帝至多也不过是山上的一草一木。
二,构想
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黄帝的“真身”呢?
东方智者老子一语点破了迷津——“大象无形”、“大制不割”。
黄帝是“朴”而不是“器”,“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频凼且豢槲拮直?,任何特定的碑文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黄帝是人,同时也是神、也是仙?;频凼侨灰惶宓?,是人、神、仙的合三而一,他具有人的体貌特征,神的能量功绩,仙的风采气度。他是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的结合体,他是“亲、尊、师、神、仙”的集大成者。
魏曹丕曾对黄帝的形象作过颇有见地的勾勒。曰:“轩辕应元期,功能总百神。体炼百灵妙,气含云露津。掺石曾城岫,铸鼎荆山滨?;硌商祆楸?,飘然跨腾麟。仪辔洒长风,攐裳蹑紫宸?!?/p>
我们认为黄帝像的设计应把握“六大元素”与“两大特色”。
“六大元素”,即一曰“祥云”,二曰“神龙”,三曰“龙颜”,四曰“四面”,五曰“高大”,六曰“动感”。
“两大特色”,即“亦真亦幻”与“自然而然”。
一),六大元素
1,祥云
应劭曰:“黄帝有景云之瑞,故以云纪事也”?!蹲蟠罚骸盎频凼弦栽萍?,故为云师而云名”?!抖攀献ⅰ罚骸盎频凼苊性迫?,故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洞呵镅菘淄肌罚骸盎频壑?,黄云升于堂”。真可谓“无云即无黄帝可言”。
2,神龙
龙是传说中一种有麟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其一,黄帝即龙,龙即黄帝?!肮爬系闹谢惶趿?,“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黄帝的子孙”?!岸露贰?,同时农历二月二又是黄帝的生日。
其二,黄帝以龙为图腾。自古轩辕氏就以龙为图腾,“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后黄帝不仅继续以龙为图腾,而且又以龙为“国徽”。
其三,黄帝以龙为坐骑,无龙而不行。
《大戴礼记》:“黄帝黼衣黻裳,大带,乘龙扆云”?!兑琢帧罚骸盎频鄢鲇?,驾龙乘凤”?!痘世馈罚骸盎频鄢肆?,登朝霞,上至列阙,倒影,经过天宫”?!斗忪椤罚骸盎频鄄墒咨街?,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频凵掀?,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河南新?;频酃世锉诨小盎频鄢肆肌?、“黄帝擎旗图”、“炎黄结盟图”,黄帝皆乘龙而行。
又见,与黄帝同时代的“祝融”、“应龙”等人物出行也无不乘龙。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的“祝融乘龙图”,《离骚图》中的“应龙画河图”。
3,龙颜
《史记》:黄帝“生而神灵”?!缎⒕垂趁鳌罚骸案奖Τ?,降大灵,生帝轩”?!暗廴战橇?,有影云之瑞?!薄逗油嘉站堋罚骸氨倍坊粕裰?,胸文曰‘黄帝子’”。
《白虎通》:“黄帝龙颜,得天匡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堵肥肥柝罴汀罚骸吧掀浞?,身愈九尺,符涵庭朵,修髯花瘤,河目隆顙?!倍鸥σ嗨倒?,天生龙种固龙颜。
4,“四面”。
《吕氏春秋》:“黄帝四面”?!妒印罚骸白庸蔽士鬃釉?,‘古者黄帝四面,信乎?’”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佚书》:“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像。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立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p>
黄帝为什么要“作自为像”,为什么又要“方四面”呢?向天下昭告宣示,作为天下之共主,心系天下四方之民,一视同仁,毫无向背之意,如日月之大明,普照之而不私一草;如大地之广裕,普载之而不遗一木。
先秦古籍讳书上亦有记载,“三皇无文,五帝画像”及“三皇设言民不讳,五帝画像世顺机”。
《国语》:黄帝作自为像,“合群叟比较民之有道者,设像以为民纪”?!吧柘窠讨?。
1984年青海湟源县出土了“黄帝四面铜像”的实物。此器为一铜铸杖首,人像留法而无冠,隆鼻大眼,神态各异。据考证距今约3600余年。
常言道,奇人必有异像?!耙⒚及瞬?,舜目重瞳,禹耳参漏,文王四乳?!贝庸糯媪粝吕吹娜郧叭宋锘窭纯?,也多有奇异之处。女娲与伏羲多为人面蛇身像,神农头长牛角。
5,高大
黄帝父天而母地,如皇天之深邃高远,若后土之博大深沉。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具其一也”。
黄帝通天彻地,以其111米高的伟岸身躯屹立于中国“中部”——子午岭之巅,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给人以巨大的心理震撼,使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诗曰:“莫可近身瞻尊容,极目仰望仅及胸。灵光耀眼人眩晕,白云北上帝南行”。
6,动感
轩辕黄帝是位大有作为的人物,而绝非尸位素餐的平庸之主,他的一生是“多所改作”的一生,是开拓进取的一生,是不断巡视云游的一生,是“迁徙往来无常处”、“未尝宁居”的一生。云在飘,龙在游,黄帝在前行。即要在人物的动态上做文章,强调人和物的活动姿势与速度,给人一种“活力美”、“动态美”与“力量美”。一切景象都是生动活泼的、有血有肉的,“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僵死刻板的、供奉在庙堂之上供人祭祀的偶像。
二),两大特色
1,亦真亦幻
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两种似乎矛盾的事物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亦真亦幻,真时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幻时虚无缥缈,恍惚若仙界。整个画面要把神仙与凡人,历史人物与现实生活,天上与人间,神话与现实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总体形象既有普通的事物,又有神奇的景象;既有真实的美,即达到极致的真,又有虚幻的美,能给人留有无限遐思与想象的余地。
2,自然而然
就塑像而言,为庙堂之作与为旷野之作应有较大的差异,如人物的服饰、姿态、大小等。塑像的整个状态应与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即大环境决定塑像状态,而不是相反。塑像与大环境浑然一体,是环境的“生成物”,而不是机械的“构筑物”,如同山上的大树,而不是路旁的电杆?;频巯裆贤ㄌ?,下接地,形成天、地、人“三合一”的美妙景象。
但见中国黄陵县西部子午岭之巅冉冉升腾起一缕云烟,藏头露尾的神龙浮游于其上,人神仙三位一体的轩辕黄帝乘龙戴云,在行进中俯视环顾着广袤的中华大地。
总而言之,傲然耸立于黄帝曾经长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中国“中部”的轩辕黄帝像,其形象是极其高大生动的,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不仅能满足人们顶礼膜拜的心理需求,而且尚具有非常之高的“认识价值与教育价值”,尤其“审美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参观者“求新、求奇、求特、求美”的心理期许。(本文发表时有删节)何中升姜恩凯